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医院药事管理者如何构建医院药学防控体系

2020-06-01 17:15:05 来源: 阅读:-
评论(0 收藏(0

5月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诺思行 华未来——后疫情下医院管理变革之路”系列主题会议第六期顺利开播,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等来自医院管理、药学部门的众多专家,围绕医院药学防控体系、药品保障机制的建设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天津市肿瘤医院医务处处长王伟平从完善疫情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加强感染性疾病学科建设、制定应急处置流程、落实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加强应急人员储备、加强应急设备物资储备、加强应急科研攻关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天津市肿瘤医院在疫情时期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提出在今后复工复查与疫情防控双开展的情况下,医院应坚持应急事件分类管理,制定并完善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预案(总体/专项/部门/科室)和操作流程,同时完善部门间协同应急管理模式,注重建立上下协调、左右配合的应急管理联防联控机制,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应急演练与同质化管理。在应急场所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技术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信息化建设、应急宣传能力建设等方面也应协同共建,整体做好医院应急防控体系建设,促进医院高速长效发展。

11.png

天津市肿瘤医院医务处处长王平做主题报告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主任刘东的主持下,会议围绕“患者用药可及性的满足、药品保障机制的建设”进入了对话环节。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药学部主任栾家杰认为,药品可及性的满足和药品保障是医院药事管理以及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无论临床药学、精准药学、个体化药学还是学科发展,建立药品保障机制都是第一步。实现药物可及性的满足,首先保证药物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药物有效性,其次保证药品价格在患者可持续使用的范围,第三要建立药品持续的渠道供应机制。从医院角度而言,完善药品保障应构建新药引进机制和量化评估体系,兼顾科室学科分布,同时建立专科专用和临时采购机制,全方位保障临床药品供应。

湖南省人民医院药政办主任邓银华也从多个方面讲述了实现患者用药可及性及建立药品保障的措施。“药品管理法总则中提出监管的三大目标:安全、有效、可及,这将患者用药的可及性提到了一个更高层面。”邓银华表示,对于临床治疗中不可替代但因市场供应原因导致短缺的药物,医院根据疾病的病种情况建立易短缺药品目录,院内采购部对目录中的药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根据平时临床用药消耗量做好更长期的药品储备工作以满足院内治疗需求。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吴建龙认为,药品可及性应按照国家诊疗规范、基本药物目录及基本药物制度来推行,医院应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当性综合评价最高的药品作为为患者提供的第一选择。吴建龙建议,集采、国谈、基本药物制度应该进行融合,以确保患者疾病所及的药物可以及时用到。关于药品保障机制建设,吴建龙提出应建立区域性联动保障机制。

22.png

多位专家进行对话讨论

当前,各级医院要确保医药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这就必须要有政策的制定、临床专家的共同参与、市场的积极参与。顾建英总结,“只有实现各方参与、区域联动、智慧保障,后疫情时代下的医药保障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硬盘盒和移动硬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