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生死逆转!41岁心梗多器官衰竭患者成功获救

2025-10-20 15:15:15 来源: 阅读:-
评论(0 收藏(0

近日,一场牵动人心的生命救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紧张展开。年仅41岁的麦先生(化名)来洛出差期间,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一度游走在死亡边缘。经过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净化科等多学科团队连续十余天的精准施治与层层闯关,最终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突发心梗,病情急转直下

麦先生在出差时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全身大汗,被同事紧急送至附近医院,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地医院迅速进行溶栓治疗,并在随后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然而患者术后病情并未稳定,反而急转直下,相继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

深夜转院,多学科迅速响应

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急诊科。急诊科主治医师张冲查看患者情况后,考虑到病情危急,立即请示科室主任胡莹莹启动危重症患者多学科协作(MDT)机制。由于患者心脏功能非常差,血压难以维持,循环衰竭,为稳定循环、减轻心脏负荷,胡莹莹团队为其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

当天上午,IABP置入手术顺利完成——这一技术相当于为患者的心脏加装了一个“体外动力泵”,通过物理方式辅助心脏泵血,为后续治疗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与此同时,为应对肾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急诊科还及时联系血液净化科,为患者开展了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帮助清除体内毒素、稳定内环境。

感染与谵妄,救治之路一波三折

在IABP辅助及综合治疗下,麦先生心功能逐步改善,五天后成功撤除IABP。然而危险并未远离:由于免疫力极度低下,患者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团队及时调整抗感染方案,有效控制病情。更棘手的是,在撤离呼吸机后,患者还出现严重谵妄,精神躁动、无法配合,急诊科医疗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镇静联合心理疏导、家属参与等方式,维持治疗连续性。

凸显综合实力,为危重患者托底

面对重重险关,河科大一附院多学科团队在急诊科的协调下,日夜坚守、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在全方位的守护下,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身体机能也稳步恢复。十天后,麦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可独立下床活动、正常交流,顺利出院返乡康复。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在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方面的强大能力。从IABP、CRRT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娴熟应用,到应对耐药菌感染、术后谵妄等并发症的快速反应,再到多学科无缝协作与人文关怀的融入——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和专业素养。

未来,河科大一附院将继续加强急危重症救治平台建设,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为更多危重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

专家名片

胡莹莹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急诊科主任

擅长:急性中毒,脓毒症,心脏骤停后综合征,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热、腹痛、胸痛等疑难、急症的诊治

(谢雅敏 梁靓 张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