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胆囊结石恶变并非虚言 敲响健康警钟刻不容缓

2025-10-20 15:29:43 来源: 阅读:-
评论(0 收藏(0

19岁,本该是在球场奔跑、在教室专注的年纪,可小雨(化名)却因为隐藏在身体里的“小石头”,走上了惊心动魄的就医之路。一次看似普通的胆囊息肉检查,却引出了“胆囊癌”这个让人心惊的诊断——而真正的“幕后黑手”,正是平时容易被忽略的胆囊结石。

少年胆囊内的“无声危机”

今年6月,小雨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有胆囊息肉。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不适,他并没有特别紧张,只是打算定期复查。近日,他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做进一步诊治,被诊断为胆囊息肉伴胆囊炎,接诊医生建议手术处理,进而收治入院。

手术中,肝胆外科主任郑幼伟发现情况比预想复杂: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异常增大,内部除了息肉,还有大量泥沙样结石。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郑幼伟判断这是癌变的信号。不出所料,病理结果印证了他的判断:小雨的胆囊病检为管状乳头状腺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并已出现局部癌变。

胆囊结石:小患藏致命风险

郑幼伟表示,胆囊结石非常常见,但它绝非可以忽视的“小问题”。这些结石会持续摩擦、刺激胆囊黏膜,引发慢性炎症,进而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在反复损伤中,原本良性的病变也可能逐渐恶变,最终发展为胆囊癌。

小雨胆囊中的大量泥沙样结石,正是癌变的重要诱因。更可怕的是,早期胆囊癌症状隐匿,很多人直到晚期才出现明显不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健康意识筑牢“防癌盾牌”

小雨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健康无小事。如果能在发现息肉初期就更加重视、积极干预,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

定期体检,是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胆囊息肉、结石等病变,及时处理,避免恶化。一旦出现右上腹隐痛、腹胀、恶心等不适,也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肝胆外科团队凭借精准的判断和娴熟的技术,及时为小雨实施了手术。同时也呼吁大家: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定期做腹部超声,简单、无创却能真正救命。

专家名片

郑幼伟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肝胆外科主任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擅长:肝胆胰腺肿瘤、胃肠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治疗和腹外疝的个体化治疗等。

(谢雅敏 梁靓 张静)


推荐阅读: